简体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繁体中文

原创精选> 正文

热点解读 | 瑞幸咖啡:纳斯达克泥石流最后的结局是什么?

2020-04-03 18:18

4月2日盘前,美股上市公司瑞幸咖啡宣布,在审计2019年年报发现问题后,董事会成立了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。委员会发现,公司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间,伪造了22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额,相关的成本和费用也相应虚增。

资料来源:Investor.Luckincoffee.com

这个消息对瑞幸的投资者来说无异于平地惊雷。盘前,瑞幸的股价即一度跌近80%;开盘后,瑞幸一度反弹,但收盘仍大跌超75%,股价报6.4美元,实实在在遭遇了一次纵向腰斩。

行情来源:华盛证券

财务造假,对瑞幸来说意味着什么?

很多A股的投资者对财务造假的态度很佛系,甚至有观点认为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都涉及或多或少的财务造假行为。当然,这种说法过度夸张,不足为信。然而,整体看来,A股的财务造假行为确实较多(獐子岛扇贝事件、康美药业伪造货币资金),并且面临的处罚确实不严苛(獐子岛、康美药业仍然在挂牌交易)。

相比之下,美国资本市场对财务造假的打击力度要大得多,这里不妨看看当年震惊海外的安然事件。

安然事件,说的是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安然公司破产案。破产之前,安然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、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,掌控着美国20%的电力和天然气交易,2000年总收入甚至高达1010亿美元,彼时位列《财富》杂志美国500强排名第七位。

图片来源:公开网络

然而,在一宗涉及20多亿美元虚假利润的财务丑闻曝光后,安然市值从峰值时的800亿美元跌至2亿美元,同时被标准普尔将债务评级调低至“垃圾债”级。2001年12月2日,安然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,破产清单中所列资产高达498亿美元,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。

安然财务长展示年度最佳CFO奖杯和监狱卡 图片来源:公开网络

安然的下场是惨烈的,公司破产,高管牢底坐穿,那么瑞幸的结局会怎么样呢?

除开安然事件,从美国其他财务造假公司的下场来看,瑞幸的后续处置都不乐观。

  • 2002年,世通公司虚报38亿美元利润,最终被迫申请破产保护。
  • 2002年,施乐被SEC指控涉嫌在1997-2000年期间夸大15亿美元的税钱利润,随后与证监会达成和解,并交纳1000万美元的巨额民事罚款。
  • 2002年,美国第五大有线电视公司阿德尔菲亚通信被曝隐瞒债务状况,随后公司被迫申请破产保护,2名创始人分别处15年和20年监禁。
  • 2004年,美国第四大长途电话公司奎斯特国际通信公司被指控涉嫌财务造假,被迫支付2.5亿美元罚款结束官司。此外,公司CFO认罪同意支付2.5亿美元进行和解,CEO因内幕交易被判处6年监禁。
  • 2005年,全球最大电气制造商蒂科国际公司被指控管理层涉嫌窃取公司1.5亿美元,随后CEO和CFP面临共计22项指控,分别被判8年4个月至25年的不定期徒刑,并处罚金共计2.4亿美元。

从上述案例最终的处置结果来看,瑞幸接下来面临两种处境:轻则交纳SEC开出的巨额罚单,再加管理层牢底坐穿;重则在前述基础上,申请破产倒闭,以后将没有瑞幸这个品牌。

此外,瑞幸或还引起了大陆监管机构的注意。4月3日,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:“不管在何地上市,上市公司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市场的法律和规则,真实准确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。中国证监会将按照国际证券监管合作的有关安排,依法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,坚决打击证券欺诈行为,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。”

或许,瑞幸将要面临的是中美两地的严厉制裁,意欲抄底的投资者,需要更加警惕市场风险。

瑞幸咖啡造假的动机?

美国监管的严厉,处罚的代价,瑞幸管理层不可能不知,但又为何走财务造假这步险棋?

如果问造假的动机,按照逻辑去推论,必要问谁会从造假中受益。

根据此前浑水的调查报告,瑞幸的管理层已经通过股票质押兑现了49%的股票持有量。虽然瑞幸的管理层强调,他们从未出售过公司的任何股份,然而,事实上他们已经通过股票质押融资套现。抵押的股份数量几乎是他们全部股份的一半,按当前价格价值25亿美元。

资料来源:浑水做空报告

从这个角度看,瑞幸高管质押股票套现的行为非常诡异。

从逻辑上,不妨大胆猜测:也许瑞幸本身就是一个故事骗局,在火速上市后发现靠发优惠券卖咖啡根本不赚钱,而且很快会有现金流断裂的风险。情急之下,部分高管铤而走险,编造财务数据,营造出此前单店盈利的假象,并趁股价高企时进行套现。

又或者,瑞幸的高管一开始并不打算单纯“割韭菜”,而是在发现靠派优惠券请喝咖啡无法实现盈利,却又面临现金流压力时,铤而走险做假账,在拉高股价后再增发融资,图谋后续发展。

毕竟靠着假账营造的单店盈利假象,瑞幸确实在1月份股价高企时融到11亿美元,只是没想到事情败露的如此之快。

当然,上述推论都只是猜想,真实的情况,仍有待进一步调查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看,瑞幸已经不具备投资价值,即使美监管机构不处罚,也不可能再从市场上融资。这对于一家仍然陷入亏损,现金流有限的企业来说,几乎已经是宣布死刑了,投资者需要警惕风险。

风险及免责提示: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,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,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原创性。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,应结合自身情况,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。必要时,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。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,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

风险及免责提示: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,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,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原创性。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,应结合自身情况,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。必要时,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。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,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