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繁体中文

原创精选> 正文

阿里健康市值重回3000亿 扭亏为盈靠医药自营和电商变现

2020-11-27 18:49

11月25日晚,阿里健康(00241.HK)发布2021财年中期业绩,自2020年4月1日至9月30日的半年间,实现营收71.62亿元,同比增长74%;同期实现扭亏为盈,净利润2.79亿元,去年同期亏损763万元,经调整后净利润4.36亿元,同比增长286.4%。

27日盘中,阿里健康一度涨超8%,收涨6.13%,市值重回3000亿港元以上。

在阿里健康公布财报的第二天,京东健康正式启动招股,京东和阿里的战局延伸到了互联网医疗领域,加上此前上市的平安好医生,互联网医疗“三巨头”即将齐聚港股。

来源:阿里健康2021财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公告

扭亏靠医药自营和电商变现

阿里健康有四块业务:医药自营、医药电商平台、医疗健康服务以及追溯业务。

公告称,阿里健康收入和毛利的高速增长,得益于本报告期内医药自营业务以及医药电商平台业务快速成长。

医药自营业务是最主要的一块业务,包括自主经营的B2C零售、相关广告业务和B2B集采分销业务。报告期内,医药自营业务的整体收入达60.36亿元,虽然同比增长 75.7%,但与前几个报告期相比,同比增速处于回落趋势。


数据来源:公司财报,飞笛科技整理

医药电商平台业务包括阿里健康已从阿里巴巴集团收购的药品、保健食品及医疗器械等类目电商平台业务、为天猫医药平台(除已收购类目外的其他类目)提供的外包服务业务,以及医药新零售。

报告期内,医药电商平台业务的收入总额达 9.25亿元,占总收入的比重为13%,同比增长71.4%,较上个报告期35.6%的增速反弹幅度较大。


数据来源:公司财报,飞笛科技整理

阿里、京东偏重医药电商,平安侧重医疗平台

大健康领域本就是个市场规模超万亿的广阔赛道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,中国2019年的医疗健康支出份额排名位居全球第二,达6.52万亿元,预计到2024年将至10.62万亿元。

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,显露出线下医疗资源不均等短板,更加速了互联网医疗产业的发展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,2020年第一季度,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的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次数,较2019年同期增长17倍。

冲入互联网医疗领域开疆拓土的不仅有阿里、京东、腾讯、平安等互联网巨头,还有微医、丁香医生、春雨医生等创业公司紧追其后。

作为国内最大的两个零售平台,京东健康与阿里健康的互联网医疗业务模式比较接近,都是利用电商的流量和供应链优势,以医药电商为切入点,逐渐拓展到医疗AI、医疗大数据、在线问诊、预约挂号、消费医疗等领域,构建互联网医疗闭环。

腾讯则通过参股互联网医疗龙头切入,用AI和大数据为医疗行业赋能。而平安好医生不像阿里和京东具备天然的电商基因优势,而是选择以提供医疗服务为主,再拓展至其他环节。

平安好医生、微医等互联网医疗公司,选择建立基于分级诊疗的互联网医疗平台,患者通过基层医生完成首诊,如果有需要,可通过平台在线会诊,将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和名医专家处。

横向比较,比达咨询数据显示,2020 年上半年,阿里健康月活用户数为 34万人,排名第三。排名第一、第二的是健客网和 1 药网,月活数分别为 146.9 万和 78.3 万,远远高于阿里健康。这可能反映了阿里健康的医疗属性还不够强,用户购买的更多是药品之外的品类,比如保健品。

“药+医+险+养”需有价值地连接与融合

政策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。11月2日,国家医疗保障局发文,全面规范“互联网+”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。可见行业未来还会保持向上发展趋势。

流量和GMV对医疗健康行业来说不是核心竞争力,行业头部企业的竞争壁垒是药物、疗法、器械和算法应用,同时能够支持行业持续节省成本、提高效率、促进疗效的设备及服务。

阿里健康CEO朱顺炎在11月26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,阿里健康未来将持续与阿里生态伙伴联动,以助患者小病小医、大病大医为目标,以技术和模式创新为手段,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,完成双轮闭环。

互联网医疗时代,行业需要深入考虑的是,“药+医+险+养”需要更有价值地连接与融合。互联网医疗该如何优化配置各级医疗资源、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化、均质化;如何帮助提升基层医疗水平,健全全科医生制度,提高首诊、分诊能力,推进分级诊疗等,都是业内需要继续探索与解决的问题。

风险及免责提示: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,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,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原创性。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,应结合自身情况,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。必要时,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。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,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。

风险及免责提示: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,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,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原创性。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,应结合自身情况,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。必要时,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。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,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