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繁体中文

原创精选> 正文

港美早一周 | 港股估值接近全球市场低位,看好科技股和电动汽车股

2021-12-18 10:21

值班编辑:Ian

上周市况:11月CPI创近40年最大升幅,港交所、香港证监会及金管局联手成立的工作小组

CPI创近40年最大升幅

美国公布11月份消费物价指数CPI按月上升0.8%,略高过预期0.7%,唯比上月微跌0.1个百分点。按年上升6.8%,创自1982年6月以来,近40年最大升幅,符合预期。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按月升0.5%,按年升4.9%,皆符合预期。

同月份生产物价指数PPI 按年上升9.6%,高过预期升9.2%,并创出自2010年后有纪录以来最高。按月上升0.8%,同高过预期升0.5%。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PI 按年上升6.9%,高过预期升6.8%,同创纪录新高。按月升0.7%,高过预期升0.4%。数据反映通胀持续向上创新高。11月份零售销售按月上升0.3%,远差过预期升0.8%,及上月经修订后的升1.8%。

虽然连升4个月,但升幅创自今年7月以来最细。数据反映出高通胀大幅降低消费者购买意欲。同时也反映出国民为避免供应链的延迟而提早进行节日购物。

美联储已准备在明年中开始加息。但目前债券市场利率似乎仍在低位持续。2年期跟10年期国债息率相差约85个点子,预期到明年6月,可能收窄至55个点子。

投资者认为在如此低利率的情况下,局方可做的实在有限。如果继续加息,更有可能出现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。此等情况的出现,正反映经济可能转向衰退。股票市场将会极度危险。相信也是局方非常担心的问题。

中国移动回归A股市场

国内中证监正式批准(941)中国移动回归A股市场。集团准备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,是次将公开发售不超过9.65亿A组股,占已发行股份约3.97%,筹集资金560亿元人民币。如能成功上市,将成为近10年A股市场最大集资金额。同时也见证国内三大电讯商(728)中国电讯和(762)中国联通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。

中证监在会议上表示,要努力维持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和健康发展。要完善的风险应对,注重深化后的改革稳定。要保持新股首次认购,及融资合理化和常态化。继续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再加大开放,完善企业到境外上市的监管制度。

人民银行在周三(15日)开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.5个百分点,为年内第二次。可释放1.2万亿元人民币到市场。再展开5,000亿元人民币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,息率2.95%维持不变。以对冲是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9,500亿元人民币,及进行百亿元人民币逆回购操作。比对后,有4,500亿元人民币净回笼。在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,上海同业折息见小幅回落。

日前美国财政部公布,在10月份,中国增持美国债券178亿美元至1.06万亿美元。继续成为第二大美国债券持有国。由于明年的基建项目会多于预期,对资金需求亦见增加。发改委表示,批准年内部份的专项债券可以留待明年首季应用。连同明年再度发行的专项债券共享,以支持相关项目的进展。

港交所、香港证监会及金管局联手成立的工作小组

由港交所、香港证监会及金管局联手成立的工作小组,正在研究如何推动港股人民币计价证券。年内的跨境理财和南向债券相继开通,两地机构继续努力再为金融市场进行加大开放的工作。首要条件是如何引入market maker 市场造市商,和港元,人民币价格一样或接近,始可推进人民币计价股票。这方面的需求,主要是在香港的国际投资者、国内投资者,和人民币贸易所形成。

在风险管理上,投资者希望可投资A股市场,如在香港可有人民币计价股票,就可分散风险。加上近年的南向通的发展速度,更以倍数增长。因此未来的人民币股票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
渐近2021年的完结,大量企业一如以往,急赶上市集资。唯最近气氛欠明朗,而坏消息也随时弹出。造成个别股份出现认购不足。虽有多家能够成功上市,但向下走的超过8成。也令到部分公司延迟上市计划。亦因此本港今年的新股集资排名跌出三甲,至第四。

在近8年,新股公开集资金额,皆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排首三名之内,更有4年是排名首位。今年的不景气难免有点失色。而今年首两名相信是美国的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所吧。而第三应该是上海证券交易所。

本周焦点:旭辉永升服务集团 $01995.HK 

集团主要业务是在国内提供物业管理服务、社区增值服务,和非业主增值服务。是国内一家综合型物业管理服务商。重点业务涵盖多种不同类型的物业,包括住宅、办公大楼、商场、政府物业、医院、学校、轨道交通,及渡轮码头等。控股股东为同在港交所上市的旭辉控股集团 $00884.HK

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的半年度业绩为营业额20.59亿元人民币,比上增长53.1%。股东应占盈利上升65.3%至2.83亿元人民币。期内整体毛利率微跌0.7个百分点至29.9%。

集团重点业务可分为物业管理服务,主要为房地产发展商、业主,或租户提供不同的物业管理服务。包括清洁、保安、园艺、维修及保养工程。而社区增值服务是为业主或租户提供家居生活服务、停车场管理或租赁服务、物业买卖经纪服务,和公共区域增值服务。

最后是非业主的增值服务。主要是物业发展商,及外判的物业管理服务商。可提供协销服务、额外专项定制服务、房屋维修、交付前检验服务、前期规划和设计咨询服务提供建议。 

集团在国内超过114座城市,提供相关物业管理和增值服务。总合约建筑面积大概219.1百万平方米。在管理总面积约130百万平方米,项目数量共784 个。为超过49万个家庭提供服务。未来继续以积极及多元化方唔式开拓第三方市场。并透过独立市场拓展资源,以提高市场份额。

而重点开拓目标为房地产开发商,通过参与新开发项目的投标、业主委员会,参与委员会原有物业管理服务商更换而取得二手管理权。和参与地方政府采购,公共设施或办公室等招投标。可于现价12.40元附近吸纳,中长线可见17.50元,跌穿10.70元止蚀。

后市展望:港股接近全球股票市场的低位,未来仍然看好科技股,电动汽车板块等

美联储一如预期,维持联邦基金利率0至0.25厘不变,及由明年1月开始,加倍减少购买债券,至每月减少买债300债美元。局长鲍威尔表示,目前高通胀问题是因为供应链延迟所带动,短时间内也难解决。造成的风险也相当高。因此在考虑加息的时候,也要细加思想。数据皆在投资者预期之内。而局内官员大部份都认为明年中旬可以开始加息,也估计2022年及2023年,每年可加息3次。

现时在当地银行体系内之结余,为有纪录以来的超高。及现行的利率仍持续在低位徘徊。周五(17日)10年期国债息率更低见1.372厘。如果开始加息,是否真的有效,可以压抑通胀。相信高增长或借贷比率较高的股票会首当其冲,率先向下走。

美股纳指周四晚(16日)大幅急挫385点,跌幅2.5%,创出自9月28日后最大单日跌幅。都因为美联储对加息的态度变得强硬,而加息的次数又似乎多了点。

前文曾经提过,在纳指内的股份,下跌的股票多过上升。而创出52周新低的股份是更多。英国央行在周四(16日)议息后,将基准利率上调0.15%至0.25%。为自疫情爆发后,全球首家大型央行,就加息展开序幕。但巳增添投资者的忧虑。造成纳指的大跌。因此要继续关注美联储的加息步伐如何走,及做好风险管理。

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刚刚满月,累计上市公司巳经有82家。其中有11家是直接申请,经批准后首次到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,股价更见倍升。但周内日平均成交金额仅51亿元人民币,跟初期开市的超过200亿元人民币,略见失色。

而现时上证及深证两市成交总额都超越万亿元人民币,更持续成为常态。到目前为止,合资格在该所买卖的投资者已超过460万户。相信未来要继续增加上市公司数目,始可以推高成交额。

内地统计局公布11月份多项经济数据,高低有别,仍较预期稍弱。但整体经济仍可保持恢复状态。唯下行风险压力仍在,要继续推动经济增长。重点仍要靠大型基建推动。因此各地方也加快进行。在四川成渝地区,有多项道路天桥工程,及交通设施等,合共160项,总投资额接近两万亿元人民币。

未来政府继续以稳健为目标。期内电动汽车的芯片问题巳略见纾缓,供应量也见逐步增加。煤炭价格经调控后,已见回稳,供应也保持稳定,缺电问题也见解决。未来继续推动内需消费,以支持经济增长稳步向上。

美联储倍增速度收水。更准备两年加息6次。由于港币跟美元挂钩,但在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,估计也不会跟足加息次数。美国上次加息,可追溯至2015年尾展开加息潮,3年累加9次,合共2.25厘。但本港仅在2018年9月,加最优惠利率P 0.125厘1次。到2019年已经回复原状,即下调0.125厘。由疫情爆发至今,最优惠利率也未曾加减。

因此,相信金管局也不会跟足美国加息次数。随着2021年准备结束,年内的弱势,和不景气等,先拖累股价大幅急挫,更令到个别中资企业推迟到香港上市的计划。

但2022年的来临也将开始,相信这些都已成过去。首先正在美国上市的中资企业,正部暑回归香港作第二市场上市。在内地或香港,已有多家大型企业和独角兽公司,也都准备就绪,估计可在第二季开始逐步推进上市程序。目前港股市盈率刚刚10倍,接近全球股票市场的低位。也相信可跌空间有限。未来仍然看好科技股,电动汽车板块及环保股等。

国内中资企业继续受到外国限制而影响收入或盈利,当中更包括生物科技企业,相关股价亦见沽压而急挫。再拖累港股连跌4日,跌幅更超过834点。虽然北水巳连续16日净入,但仍见动力不足。投资者相信企业受压是短暂问题,而本身业务亦见全面。因此在事件平息过后,自会重拾升轨。

作者简介

Louis:华盛资本证券资深股票、期货及资产管理持牌人,证监会注册负责人员;从事证券、期货及资产管理行业超过30年,于香港经济通撰文15年;曾为多家企业设立管理基金和退休基金,投资回报率约12%。

风险及免责提示: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,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,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原创性。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,应结合自身情况,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。必要时,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。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,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。

 

风险及免责提示: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,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,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原创性。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,应结合自身情况,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。必要时,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。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,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。